生命之源,奔涌不息。8月30日上午,雙龍景區供水改造工程主管網正式通水 。目前市水務集團自來水有限公司正加快實施各村入戶管網改造,主動對接受理用水申請,計劃今年年底前,完成該區域“一戶一表”安裝,景區群眾喝上優質水指日可待!
項目各方“擰成一股繩”
金華山雙龍景區因海拔地勢相對較高,百姓日常生產生活用水主要來源于附近小水庫、山澗水或雨水,每年枯水期停水更是常態,水質水量得不到保證,成為制約景區發展的瓶頸。
作為項目施工方,市水務集團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城鄉供水一體化的工作部署,把解決山區群眾吃水難問題當成民生之首,精心組織,專班推進。
自2020年年底正式開工以來,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、總經理朱立工多次帶隊深入現場開展“三服務”,協調沿線各鄉鎮合力推進道路開挖審批、農田林地借用等政策處理難點,形成了鎮企民聲共聽、難題共解、項目共建的為民服務高效干事氛圍。金水建設有限公司施工團隊充分發揚連續作戰、敢打敢拼精神,緊盯通水目標,倒排工期計劃,優化施工組織,先后實現“山林貫通”“泵站調試”等關鍵節點目標。項目各方“擰成一股繩”,創造了新的“水務速度”。
黨員先鋒攻克“卡脖子”技術
雙龍景區供水改造工程起點接尖峰路與乾溪交叉口處,終點至黃大仙祖宮,線路全長約8300米,其中約5000米為原生態山林,全線地勢落差近500米。錯綜復雜的施工環境和高難度的施工工藝,在省內尚屬首例。
面對原始山林施工環境差、多級加壓工藝難度高、材料運輸難及雨季等不利因素,施工隊伍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攻堅克難動力,成立由黨員先鋒組成的攻堅突擊隊,圍繞項目技術重點難點,不斷創新技術方案,開展技術攻關,突破了“卡脖子”問題,推動了項目高效快速建設。
項目采用目前省內技術含量最高、施工難度最大的六級泵站串聯加壓技術,實現了長距離高海拔輸水。運用人工開挖、肩挑背扛等方式,最大限度保護景區生態環境,有力保障山林管道順利推進,最終實現“水往高處流”。
讓群眾共享優質水
雙龍景區供水改造工程服務范圍包括白望山、洞前、鹿田等10余個村及沿線的金華山管委會、智者寺和各賓館、民宿,受益人口4000余人,惠及景區游客日均逾2萬人次,設計供水能力將達1650m3/天。
工程建成通水后,標志著城鄉供水一體化邁開新的步伐,從根本上解決了景區群眾喝水難題,共享市區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的優質水,同時進一步增強了景區供水安全保障,有力助推景區品質提升。